梨花颂
松竹歌舞伎北京公演2017名家贺词 | 丁荫楠、丁震、高远东、谭正岩贺词
著名导演、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名誉会长丁荫楠,著名导演丁震父子贺词欣闻日本松竹大歌舞伎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五周年而来北京演出,我感到非常高兴京剧艺术。记得1
2019-05-09
徐城北:京剧必然“小众化”
9月3日下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城北先生做客市民文化大讲堂,为深圳市民讲演《近看梅兰芳??京剧艺术鉴赏与品评》京剧。徐城北是梅兰芳研究专家,他写作的《梅兰芳与21世纪》、《
2019-05-09
京剧名家孙毓敏:让“国粹”走出象牙塔
文化部日前正式公布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选结果,北京的京剧名家孙毓敏、梅葆玖、谭元寿等入选京剧艺术。 孙毓敏生于1940年,祖籍上海京剧。她10岁
2019-05-09
京剧谭派老生艺术精华接力棒正在传递之中
谭元寿是当今谭派艺术的代表人物,他的曾祖父谭鑫培为谭派创始人,祖父谭小培、父亲谭富英均继承了谭派京剧艺术。谭元寿13岁入“富连成”科班,兼学武生和老生京剧。他较全面地继承了谭派
2019-05-09
燕守平:要给京剧乐队扩充“装备”
“帮人就是帮己京剧。”在跟燕守平面对面聊的俩小时中,这句话他说了好几次,让人感到他是个非常真诚的人京剧文化。燕守平的夫人马小曼也自豪地这样评价他:“他这人,特实在!” 有句
2019-05-09
为什么偏偏是京剧?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讲述幕后新闻
当茅威涛准备在全国“两会”上,针对“京剧进校园”提出建议,希望戏曲进课堂应该因地制宜的同时,本报记者也采访了“京剧进校园”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京剧。为什
2019-05-09
年轻观众为何不爱看京剧?
湖北省京剧院院长朱世慧、深圳大学艺术系表演专业教授温鉴非接受记者专访,透析京剧观众断层现象编者按京剧演员们那一张张白色面孔,经过红、黑、黄等色彩勾勒后,变成为中国国粹艺术?
2019-05-09
李胜素:生活波折不会影响我的事业
今天下午两点,李胜素将在北京图书大厦为自己的《李胜素梅派唱腔专辑》光碟签售京剧文化。与李胜素接触后才发现,她并不像我印象中那么严肃,一头泛棕黄色的短发简单时尚,侃侃而谈时给人的
2019-05-09
中国戏曲学院重现梅大师当年经典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在日本侵华期间,梅兰芳等艺术家创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剧目,唤起了观众的民族情感,也让这些作品得以传承至今京剧艺术。2015年6月初,中国戏曲学院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
2019-05-09
张派传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蔡英莲山东淄川收徒
七月二十六日上午,京剧大师张君秋先生的亲传入室弟子,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蔡英莲收徒仪式在山东淄川颐泽花园社区举行京剧艺术。蔡英莲教授的弟子国家京剧院的青年演员刘铮、北京京剧院的青年
2019-05-09